昨天去必爱歌唱了一个下午的卡啦OK,一人35RMB,唱了3个小时,还带自助餐,里面的设备也还不错,话筒还是无线的,就是有一点不爽–那里的点歌系统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回想一下其实其他的一些卡啦OK厅的点唱系统也都是类似的操作界面,按照语言或者地区,再然后按照歌手的名字来进行分类,组织成一个类似目录的结构.可能还带有一些如热门歌曲等特别的入口点,但是对于歌曲之间的关联等浏览方式都不支持,其实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其实不用很复杂的技术,稍微使用一些数据抽取与可视化的技术就可以很容易的提升这一系统的可用性.卡啦OK歌曲的数据应该还是有一定的结构的,比如mp3的ID3标签等,如果能够结合Music Genome这类的数据就可以做出像Pandora以及MusicPlasma类似的应用了,如果能够结合社会网络的一些元素就能够更加Web 2.0 :-), 卡啦OK领域的last.fm也许就在这里.
Update:
IBM and Xing Revolutionize Karaoke Experience through Collaboration
IBM和Xing的东西好像满酷的,不过我感觉卡拉OK选歌还是应该采取浏览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采取搜索的方式.因为在选歌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是开始就想好要唱的歌曲,而是先通过浏览来很模糊的查找需要的歌曲.